2018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于11月22日—25日在湛江举行。近段时间有不少海洋主题的会议、论坛陆续在湛江召开,为2018中国海博会“预热”。
其中,11月9日—11日,由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承办的“海洋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与实践”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湛江举行,来自全国1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研究生等参加。
论坛开幕式在湖光校区多功能厅召开。广东海大副校长谭北平在致辞中介绍了驻湛高校水产学科发展情况。目前,海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水平海洋大学的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学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加深广大师生对“蓝色粮仓”内涵的理解、促进“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拓展青年教师的研究思路,更好促进水产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论坛特邀报告专家——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作了题为“水产基因组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近十年我国在水产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海南大学吴小易教授做了题为“虎龙斑精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营养不足、适量和过量的比较研究”的报告;华南农业大学黄友华教授做了题为“石斑鱼虹彩病毒感染致病细胞基础及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研究”的报告。各位专家的报告生动精彩,参会人员积极互动,气氛活跃。
随后还举行了分论坛报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42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就三个专题作了报告,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参观了海大水生生物博物馆。本届论坛论文来源广泛,组委会从112篇研究生投稿论文中评出优秀论文45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1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但增强了国内水产院校研究生的交流,也进一步提高了驻湛高校水产学科的影响力。
本文来源于湛江新闻网:http://news.gdzjdaily.com.cn/zjxw/content/2018-11/14/content_23340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