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 “小保险”去大患水产养殖台风指数险惠及福建八成沿海渔业县域
详细内容

“小保险”去大患水产养殖台风指数险惠及福建八成沿海渔业县域

 鱼有多少条?鱼长多大个?这些传统农业保险中难以判断的理赔难题,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统统不涉及,只要台风行经路径与约定范围接触,且台风风速达到约定标准即可赔付。目前,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已在诏安、惠安、霞浦、福鼎等17个地区签订了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保单,保障范围辐射福建省近80%的沿海渔业县域,总保费收入1355万元。预计2017年整个汛期,将为福建水产养殖户提供2.5亿元以上的风险保障。

  2017年9月14日,受“泰利”影响浙江沿海出现8-11级大风。新华社发

  9月1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预告,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预计于13日夜间登陆台湾东部沿海,14日中午到晚上在福建中北部沿海登陆。“泰利”来势猛、风力强、雨势大,可能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9月14日上午,在福建省宁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记者见到了宁德市副市长黄建龙,抗台,是他此刻最重要的工作。“对宁德市有影响的台风每年在3个左右,台风对海洋养殖破坏性极大。而在宁德,海洋养殖是渔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因此,确保海洋养殖健康发展是政府一直关心的大事。”黄建龙如是说。

  传统农险遇难题 说不清鱼有多少条

  宁德海洋养殖所面临的风险,是整个福建的生动缩影。福建省海岸长达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具有发展渔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统计,福建省海上养殖总面积达249万亩,滩涂养殖总面积达84万亩,海产总产量达500多万吨,经济总产值近1000亿元,占该省GDP的5.1%、占该省农业GDP的30%。

  尽管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但由于颇受台风偏爱,福建水产养殖处于高风险之中。每年夏季和秋季行踪不定的台风是海上养殖户的“心头大患”,威力巨大的台风极易造成养殖设施损毁,养殖海产流失、死亡,养殖户多年的苦心经营可能在瞬间付之东流。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三场超强台风给福建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损失达16.07亿元。

  为了抗台,养殖户只能自己想各种土办法来减少损失。福建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就教了记者一招:“把毛竹绑在鱼排上,利用竹子的韧性减缓台风带来的破坏。”不过,他还是希望有保险公司推出相关产品帮其分担风险。

  此前,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曾开展水产养殖保险,并进行了相关试点,但在实施中推动缓慢。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理事长黄世峰坦言,由于水产养殖范围广、面积大,因此,台风损失评估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工作难度大;此外,养殖涉及的水产种类繁多,水产所处的环境均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水下,理赔定损难度极大。

  在尤维德的白秤潭养殖基地,记者真实感受了一次何为“看不见、摸不着”。一个网箱长5米、宽5米、深7米,记者站在鱼排上根本看不到一条鱼,但随着渔网慢慢拉起,满网的鱼争先恐后地跃出水面。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鱼成熟时一个网箱约有1.5吨重。眼前这箱真绸鱼的市场价为25元/斤,这一箱的价值大概在7.5万元。”

  鱼有多少条?鱼长多大个?面对这些难以判断的难题,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的水产养殖保险试点陷入了“收了保费不够赔”的尴尬处境。据记者了解,近几年开展试点工作保费收入约200万元,而赔款达到600万元。正因如此,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多年来未再扩大承保规模。

  指数保险解难题 无需查勘触发即赔

  图为中国人寿财险福建分公司员工在推广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 。图片由中国人寿提供

  “没有这个产品,水产养殖保险试点工作依然还是‘试点’。现在‘泰利’从福建登陆,我们一点都不怕。”黄世峰口中的“这个产品”,是中国人寿财险为福建水产养殖业量身打造的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

  为了克服传统水产养殖保险理赔定损难题,中国人寿财险另辟蹊径,从台风指数入手,通过为期两年多的市场调研以及与气象、农业专家对福建省沿海县域近30年台风数据的分析,研发了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

  据了解,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以一个台风季为保险期限,运用“台风行经路径与约定范围接触,同时台风风速达到约定标准即可赔付”的原理,具有“触发即赔”的特性。以福建为例,保险公司对各沿海县域海岸线一带设置长达150~160公里范围的触发线,当台风行径路线穿过设定的触发线,且台风风速达到约定标准,不管损失与否,都根据台风风速大小对应的标准进行赔付。

  据中国人寿财险福建分公司业务总监林全德介绍,由于“触发即赔”,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在理赔时无需逐户查勘定损,避免了与养殖户间因赔付标准意见不同而引发的各类争议,提高了保险服务水平和效率。

  对于这一赔付方式,尤维德认为很公平:“台风路径在网上、电视上都可以看到,理赔标准清清楚楚,不会发生‘扯皮’。”由于不会发生“扯皮”,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也更快。2016年9月28日,台风“鲇鱼”过境后触发理赔,中国人寿财险在短时间内赔付了182.6万元,尤维德也获得96万元赔偿,“理赔款10天内就到账了”。

  今年7月底,“纳沙”台风行径路线经过莆田、福清、平潭的约定触发范围,且接触时级别为12级,触发理赔。短短几天后,莆田、福清、平潭三地的146户水产养殖户拿到近80万元的赔款。

  福清理赔现场会

  “吃螃蟹需要勇气” 继续扩大保险覆盖面

  让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重点。中国人寿财险在福建地区的尝试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保险服务,大大提升了保险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人寿财险福建省分公司联手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已经在诏安、惠安、霞浦、福鼎等17个地区签订了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保单,保障范围辐射福建省近80%的沿海渔业县域,总保费收入1355万元。预计2017年整个汛期,将为福建水产养殖户提供2.5亿元以上的风险保障。

  与此同时,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也在今年获得了财政的大力支持。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与福建省财政厅共同对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提供30%的保费补贴。7月份,福建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项目入围“农业部2017年度农业组织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50万元。

  中国人寿财险福建分公司农险部负责人傅进告诉记者,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马上要进行升级。比如,在目前16个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产品条款,根据历史赔付情况进行费率优化调整,继续加大该产品的拓展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更好地发挥保险“大数法则”分散风险的作用, 帮助水产养殖户在遭遇台风大灾后第一时间得到理赔,迅速恢复生产,助力福建水产养殖业实现更加健康、稳健的发展。

  9月14日夜里,“泰利”在海面拐了个弯,并未在我国登陆。因为有了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政府和养殖户面对台风时都更有底气,但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对于保险,他们都有着更多的期待。黄建龙表示,“吃螃蟹需要勇气”,目前水产养殖台风指数保险覆盖范围还太小,需要通过保险公司大力宣传以及服务意识来进一步推广。尤维德则表示:“目前的产品只能保成本,也就是一个网箱、三套网的钱。我希望网箱中价值更高的鱼未来也能有保险。”


seo seo